2014-01-23 16:02:08 公務員考試網 http://m.scnjyc.com/ 文章來源:華圖教育
一年公務接待2000次——駐京辦的“接待秘密”
新華網北京1月21日電(記者凌軍輝、孔祥鑫、李放)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期通報,各駐京辦事處接待數(shù)量同比平均降幅達70%。但記者在北京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國家嚴令撤銷,一些縣級駐京辦改名為服務中心、聯(lián)絡處、會館等,仍然私下運行。
受八項規(guī)定等政策影響,各地駐京機構接待數(shù)量明顯減少,但有些接待任務依然較重,公款吃喝甚至公款腐敗仍有潛在空間?h級駐京辦為何難說再見?如何根治這一特權怪胎?
“名亡實存”:縣級駐京辦頻換“馬甲”
按照規(guī)定,國家近年集中撤銷625家駐京辦事機構,并嚴禁以變換名稱、轉移駐地等形式變相保留。
然而,記者近期在北京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應撤銷的縣級駐京辦紛紛改頭換面,有的改名為“在京工作人員服務中心”,有的改為“駐京聯(lián)絡處”或公司、會館。一些高校也以“駐京研究院”等名義,變相設立駐京辦。
駐京辦的辦公地點更加隱蔽。有的縣級駐京辦把辦公室設在居民小區(qū),有的依托酒店旅館變通運作。南方一縣級市在北京一居民小區(qū)買了一個單元的房產,作為駐京聯(lián)絡機構的辦公場所。這個縣級駐京機構工作人員包括一名負責人、廚師、保姆等7人,可以為地方來京領導提供用餐、住宿、送禮等接待服務。
這位“駐京聯(lián)絡處”責任人告訴記者,雖然這個駐京辦在名義上早已不復存在,門口也不掛任何牌子,但“人還是那些人,事還是那些事”,和原來基本一樣,“仍享受正科級待遇,編制在縣里,工資照常發(fā)!
除了縣級駐京辦,一些地方政府的職能部門也變相保留駐京機構,專門對口“跑部進京”。西部某省駐京辦工作人員介紹,一些省直部門表面上取消了駐京機構,暗地里把相關工作人員安排到省駐京辦里面,下設處室專門對口聯(lián)系相關部委!昂芏囗椖、資金都要中央部委審批,水利、交通等廳局不派專人聯(lián)系的話,肯定會吃虧!
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縣級駐京辦一般只有幾個人,但每年財政支出少則幾萬元,多則幾十萬元,加上“天高皇帝遠”,極易成為監(jiān)管盲區(qū)。東部某地級市駐京辦負責人告訴記者,目前,省級及經濟特區(qū)駐京辦由國管局管理,地市級駐京辦由北京市政府核準和年檢,這些駐京辦的管理相對規(guī)范。最亂的就是縣級駐京辦,表面看全部撤銷了,實際上很多都在私底下運行,又不需要審批和年檢,管理非;靵y。
“接待秘密”:一年僅公務接待就超2000次
一些駐京辦每年花費財政資金動輒幾十萬元、數(shù)百萬元,這些錢究竟花到哪里了?統(tǒng)計顯示,2012年廣州駐京辦三公總支出1061.7萬元,人均“三公”支出超過29萬元。雖是一地一時情況,相關數(shù)字仍然引發(fā)公眾關注。
“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搞好接待!蔽髂夏呈●v京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如何接待都有具體規(guī)定:省級領導來了要正式接待,包括吃住行;廳局領導來了大多是提供方便,包括接送和住宿,一般不負責吃飯餐飲。由于接待壓力太大,駐京辦十幾輛車根本不夠用。
這位工作人員透露,2013年兩會期間,僅副省級領導就來了30多人次,車連一半都不夠。“我大致算了一下,去年平均每天接待省級領導5次左右,一年僅公務接待就超過2000次。”
駐京辦餐飲既安全,又有特色,成為公款吃喝的重要場所。一位曾在多個駐京辦用餐的知情人士說,很多駐京辦的廚師、原料都是直接從當?shù)卣{運過去的,各有特色。有的駐京辦地處居民小區(qū),外部簡單低調,內部裝修豪華。當?shù)馗刹窟M京,經常會以“一起吃頓家鄉(xiāng)飯”的名義,宴請一些領導干部和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,既安全,又有特色和面子。
除了公款吃喝,駐京辦還助長了逢年過節(jié)送禮歪風。北方某省駐京辦工作人員說,每逢佳節(jié),駐京辦都會去看望在京的該省籍貫的領導干部,以及曾經在該省工作過的領導干部。這種慣例性的慰問以當?shù)赝撂禺a品為主,有時價值也很可觀。此外,當?shù)仡I導為要項目,不僅要宴請相關部委領導,還要準備一些禮品。
“最近風聲緊,但該送的還是得送,只是更謹慎一些,方式更隱蔽一些。”這位工作人員說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一些領導還借機謀私利。東部一個地級市駐京辦工作人員透露,他們除了承擔公務,還是領導的“生活秘書”,要為領導及其家人來京就醫(yī)、子女就學等提供“一條龍”服務。
“我見過的最大面額餐飲發(fā)票是首都大酒店開的,面值108400元。這張發(fā)票內容是虛的,就是套現(xiàn)自己用!痹谖髂夏车刂蓠v京辦擔任出納近20年的楊女士告訴記者,駐京辦的財務管理漏洞多,有的領導經常借公款接待之機開出巨額發(fā)票充賬,把公家的錢揣進個人腰包。
“特權怪胎”:駐京辦為何難說“再見”
駐京辦最初的職能方便地方和中央交流。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,為了爭取地方發(fā)展所需的項目、指標、物資和資金等,各級各類駐京辦爆發(fā)式增長,數(shù)量一度高達數(shù)千。
縣級駐京辦為何難說再見?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認為,地方建設發(fā)展項目審批很多都集中在中央各部委手里,“跑部錢進”成為投資最少、見效最快的途徑。“你不跑不送,吃了暗虧,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家一起跑、一起送!
一些業(yè)內人士和專家認為,駐京辦是特權產物,極易滋生腐敗。當務之急,一方面要重新清理整頓各級各類駐京機構,疏堵結合打擊私下運行的縣級駐京辦;另一方面要落實監(jiān)管責任,完善財務管理制度,嚴防駐京辦成為治理公款浪費腐敗的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。
駐京辦其實就是“特權怪胎”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任建明表示,跑項目、要資金需求不止,縣級駐京辦就會“死灰復燃”。
專家指出,從長遠看,應進一步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,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,加大簡政放權力度,鏟除“跑部錢進”的土壤,規(guī)范“三公”消費支出,從根本上杜絕駐京辦亂象。
相關內容推薦:
下一篇:地方政府預算賬本之謎
10萬+
閱讀量150w+
粉絲1000+
點贊數(shù)